查看原文
其他

【心经讲记】观十二处空

多宝讲寺 2019-02-09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智敏上师讲授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下面是第二科,十二处空。我们把它大概地说一下。十二处包括: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这内六处,就是在人类(有情)身上有六个处;外六处:眼睛所对的色、耳朵所对的声、鼻子所对的香、舌头所对的味、身上所对的触、心里的思想所对的法。外六处是我们六根所缘的境。


处是什么意思?“生长门义” ¹,能够生长的一个门、生长的地方,叫处。生长什么东西?六根与六境相对就生六识,能够认识外境的识就是从这个根境相对的中间产生出来的。所以说,六根也好、六境也好,这十二个东西都叫处。


什么是处?处,就是生长门,门就是地方,生长的地方。什么东西生长?识。眼处对色处产生眼识,能够了别这是什么色,红的、黄的、蓝的,丑的、美的等等;根境相对就产生识,识就是了别前境的。耳处跟声处碰到了,只要我们耳朵是好的、不是坏的,外面汽车喇叭一响,我们马上就听到了喇叭声,这就是产生耳识;同样,鼻子在没有伤风感冒时,很敏锐的,一碰到檀香的味道,马上闻到香味;舌头,假使我们喝的水带有甜味,你一喝马上就能感到甜的味道;身上,假使你碰到这个玻璃,梆硬的,身一碰到东西,有感觉,硬的、软的,舒服的、不舒服的,就感到了;意,我们的心想到法,法就是意所对的、想象的境,比如想到昨天看到什么东西,或者我们心里要设计一种图案,这个东西不在外面,在我们心里边,当我们心里边的那个东西出现的时候,就产生意识——“这个图案还要修改”“这个里边还要加些什么东西”等等,这个意识就出来了。这十二个东西就是能够生长我们六个识的“门”,即地方。


这样一来,这个观察,也是“我”的问题。正是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能够了别,所以就感到好像有一个统一的主宰——“我”在里边,“我在听声音”、“我在看东西……”,什么都是“我”的作用。佛就说:你们说有“我”,你分析一下,到底哪个是“你”?你能看的是你的眼处,能听的是耳处,能闻香味的是鼻处,能尝味道的是舌处,能碰到东西感觉软硬的是身处,能思维的是意处,把这些东西除开,“你”在哪里?没有。那么眼处是不是“你”?假使你眼睛坏了,或者古代的酷刑,犯人被挖掉眼睛,那么眼睛坏了,“你”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还存在嘛。耳朵聋了呢?你也存在啊。身体坏了、残废了,你人还在不在?人还是同样的,心理上也是同样的,没有吃亏一点点呀。既然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东西都不是你,那么除了眼耳鼻舌身意,“你”在哪里?找不出来了。佛就是用这个方式,来破掉我们所执著的那个“我”。


前面的“五蕴皆空”,从物质跟精神两大类来分析没有“我”,是从体上来说,这是属于物质的、这是属于感觉的,等等,把它一分析,没有“我”;这里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问题了,我们由这个内根对外境而认识外境,由认知的作用,我们就有这个幻觉,好像有一个主宰的、独立的“我”在里面。佛就从这一边来破掉你,就是说,你能认识的,眼睛能看的是眼处,耳朵能听的是耳处,乃至心里能思想的是意处,没有一个“你”。这样用十二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观察,所谓的“我”(人我)是不存在的,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


我们还要再说一下,我们说的眼耳鼻舌身意,眼根不是指我们这个眼睛,看得到的,不叫眼根,叫浮尘根,真正的眼根叫净色根。这个净色根肉眼是看不到的,现在有些书上说是神经,神经还是看得到的——这个血丝丝还是有的;净色根,肉眼是不能观察到的。真正能够发动看的功能的是净色根。浮尘根实际上也就是色法的一类,是很粗的色法,它是帮助净色根来观察的。就像一台机器的外壳,机器的内部不能暴露在外边,外面要有壳子包起来。比如一台录音机,外边壳子包得很好看,里面是乱七八糟的一条条线。净色根也一样,净色根要寄托在这个血肉的浮尘根上,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所看到的是浮尘根,不是净色根。浮尘根不能观察,净色根没有了,浮尘根根本就不能起作用了。


耳朵也一样,耳根也是净色根,我们这个像扇子一样的东西(耳朵)并不是耳根,是浮尘根,它是帮助耳根来听的。为什么?假使你躺在那里,外边的声波来了,把它集中在耳朵里就容易听得清楚。年纪大的老人,耳朵不好的,听的时候这样(用手挡在耳后)把声音集中起来,才听得清楚,耳朵就天然的给你做好了这个样子,不要你用手了。我们一般的人,耳根好的,一听就听到了。这就是浮尘根,帮助我们听的。


鼻子也一样,两个鼻孔也是浮尘根,真正的鼻根在里边,很微细的,看不到。身根同样,有人说是神经,或者是皮肉里边的那些筋,实际上它比神经还要细,是在神经里面更细的、看不到的部分,解剖也解剖不出来的,这个才是身根。这些眼耳鼻舌身的净色根才是能观察的,浮尘根跟外边的色声香味触那些外境,都是一些缘起法。


在十二处里,内在的能独立主宰的自我是找不出来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本身,也是因缘条件和合而现出来的,没有一个能单独自己存在的,实在的自性是没有的,都是缘起法。也就是我们第一天发的那张纸上说的,一切法都是互相依靠、互相推移、互相帮助才现出这个幻化网、因果系。从这一边观察,十二处也是空无自性,所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把十二个处也空掉了。


我们为什么前头讲得那么慢?前面的原则性你掌握好了,下面就很顺利,如囊中取物一样,没有什么困难了。我现在讲的都是多余的、重复的话,如果把前面原则性的、宇宙真理的因果系知道了,把空性就在缘起里边——这个无自性、空性的道理知道了,你去配好了,整个经都不要讲了,你自己也可以讲得来了。我们讲经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死板板地看这个注解,甚至把注解都背下来,那是背书,不是你自己的,你心里没有那个东西。假使你把原则掌握好了,不管它怎么样,都在这个原则里,都不会出岔子,大概都能讲得上来,不会错的,错也错不到哪里去。


所以,我们要把原则性的、核心的东西先拿到。如果单是学那些皮毛的东西,那你花很多的时间,三藏十二部,看一遍要花好多年,有些人阅藏要花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而且这书是古文,不好阅读,还要查字典,那就不是三年五年,照现在人的文化水平,十年能不能看完还成问题,况且你这样看了一遍,是不是就通达了呢?不见得。但是你把里边实质的东西拿到之后再去看,虽然有的字不认得,有的地方不晓得讲什么,但是原则上这部书你是看得下来的,感到没有问题的。


我在四川的时候,碰到一位居士,很用功,他在研究《维摩诘经》,他对《维摩诘经》里讲空的道理总感到有一个疙瘩在里边,尽管注解他看了好几遍。后来我去的时候,他因为听说我是个法师,就来问问我。我很惭愧,《维摩诘经》我看是看过,但没有讲过,我就用中观的道理举一个例子,让他以后用这样的方式去配,就不会岔到哪里去。他对这个懂了之后,说他回去再看。看了几天后,他来了,说:“对了,你这个办法很好!下面的文,它为什么这样讲,我不用看注解也看得懂了。”这就是把原则学到了,就便宜了。


十二处也是同样的,第一层破的是它里边那个“我”,再一层就是证明它里边当体即是空。知道空性之后,就不用费气力了。比如这把刀,能砍木头的,也能砍玻璃,也能砍其他,只要刀很锋利,砍这个也行,砍那个也行;如果没有刀,这个也砍不动,那个也弄不断。这是因为没有工具。你把般若的工具拿来了,什么东西来了都可以把它照空,不但五蕴皆空,十二处也是空,十八界也是空,十二因缘也是空,四谛也是空,乃至“无智亦无得”,照完了,都空完了。十二处空我们基本上就讲到这里。


 注解:

 ¹《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唐 玄奘译):“问:‘以何义故名为处耶?’答:‘诸识生长门义,是处义。’”


——节选自智敏上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____

______

________


心经讲记|点击回顾☟


《心经》是三藏之心要

了生死必须具备般若智慧

三藏十二部全部以般若贯穿

佛是应机说法

往生西方要看透世间苦

“空”不等于“无”

般若甚深 难信难解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

往生西方净土的要点

般若是什么?

如何达到开悟?

有一本书,学了以后人会变聪明

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

破执证真

文殊菩萨为什么拿宝剑?

诸法因缘生 缘谢法还灭

舍利弗出家的因缘

遍通一切法的因果法则

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

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一性?

三法印之诸行无常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三法印之涅槃寂静

一法印可以贯彻三法印

三法印的统一——以无我为核心

缘起和性空是互相依存的

无我的深入

三法印即一法印

开启三藏宝库的钥匙

能达到涅槃境界的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是大乘

智不住生死 悲不住涅槃

什么是三轮体空

般若教兴 具十因缘

“波罗蜜多”是什么意思?

《心经》的“心”是什么意思?

佛经的“经”是什么意思?

释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度如盲 般若如导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心经》的译本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照见五蕴皆空

什么是“五蕴”

心所法之大地法

心所法之大善地法

心所法之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

心所法之小烦恼地法

心所法之不定地法

行蕴之不相应行法

如何照见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正确理解“空”

《心经》总的纲要

缘起性空

诸法空相

蕴处界空

观五蕴空



更多智敏上师讲记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上虞多宝讲寺简介】

点击查看☝


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百岭路688号


客堂电话:

0575—82117728   15372550700      


官方网站:

http://www.duobaojiangsi.com


多宝藏网站:

https://dbzang.taob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